中房报·建材
A+
院士大咖云集!中国建筑科学大会:建筑行业科技创新之路怎么走?

中国房地产网

2021-06-29 17:40

微信图片_20210630092624.jpg

中房报记者 焦玲玲 | 天津报道

6月24日,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研院”)联合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举办中国建筑科学大会,本次大会以双碳目标下的“新城建”为主题,从“低碳、宜居、韧性、智能城市建设”等方面聚焦建筑行业科技创新。

近年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有关部委颁布多项政策,持续深化建筑业改革。2020年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强调,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和乡村建设行动,深入推进新城建,加快基础平台建设,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为“十四五”时期的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作为全国建筑行业综合性研究和开发机构,中国建研院以建筑工程为主要研究对象,致力于解决我国工程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目前拥有北京和廊坊两个研发基地,北京通州基地是建筑安全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所在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有建筑抗震实验室、风洞实验室、防火实验室、建筑幕墙实验室、建筑材料实验室、建筑环境与节能实验室。

本次大会,中国建研院特别邀请了住房城乡建设领域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等重磅嘉宾出席,在聚焦行业科技创新,探索行业发展方向和趋势之外,也透露了诸多未来的投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论坛所在地——天津国家会展中心,是由中国建研院与德国GMP联合设计,超大规模、功能完备、超大无柱展厅、超强承载能力、智慧会展、地源热泵、屋面光伏、绿色建筑三星、A级全装配式建筑等亮点纷呈。中国建筑科学大会暨绿色智慧建筑博览会也是天津国家会展中心正式建成启用后的首次展览。

“十四五”创新点在哪里?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创新摆在了至关重要的位置。韧性城市、公共安全、智慧城市、建筑抗震/隔震、零能耗建筑……这些都是城乡建设领域科研人员目前关注和研究的话题。

天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孙文魁代表天津市人民政府致辞时表示,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要完成双碳战略目标,就要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把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谢礼立在报告中全面介绍了韧性和韧性城市,他表示,“韧性城市”主要是为了在地震和风灾、洪水、恐怖袭击等其他灾害作用下,城市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近年来,超高层建筑、高速铁路、大型水库、核电站等越来越多出现在公众的生活中,这都让减轻地震灾害工作显得更为迫切。

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拉夫堡大学名誉博士、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范维澄表示,一座现代化城市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要特别关注公共安全领域的各类突发事件。无论“十四五”规划还是其他规划,都要加入安全要素,同时要编制安全方面的专项规划。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烈云表示,智能建造简单说就是把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运用到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中去,比如以解决建筑能源资源消耗问题为例,可以将建筑中的各类用电设备设施装上传感器,积累能源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大数据,通过人工智能进行优化。一般情况下,2~3年内就能够节省原来能源消耗量的15%~20%。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专业总工、建科环能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伟表示,西方国家走过了工业化阶段,他们已经在思考建筑节能的方向、终极目标,向零能耗、近零能耗方向发展。反观中国,建筑节能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如何发展中国建筑节能的更高标准?

目前国内零能耗建筑研究处于何种状态?徐伟表示,仍处于探索阶段,研究未来怎么发展更合适。从研究角度看,零能耗建筑以建筑物为边界条件,以年为衡量单位,能量输入与能量输出达到平衡,这个边界涵盖常规能源、可再生能源、输入方式、折算方式等。“中国的零能耗建筑和国际总体是一致的,无非在边界上有些区别,由于中国的城市能源结构、发电组成、输配效率,其转换系数会有不同。”

下一步转型路径怎么走?

科技创新之下,建筑行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全新的机遇。

一方面,2020年住建部、发改委、工信部等13个部委印发了《关于推动智能制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提出,到2035年,我国要迈入智能制造世界强国行列。

王院长.jpg

中国建研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俊

近些年,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相融合的趋势已清晰明了。中国建研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俊在会上表示,就建筑行业来说,随着BIM、CIM技术的深度应用,智慧建筑、智慧城市、智能建造代表着新的发展方向。

王俊同时认为,在推动智能制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过程中,智能化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期待相关的软件和硬件厂商能够把握商机,行业协同发展提供急需的智能化系统。

另一方面,今年3月,在国家发布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到,实施重大节能低碳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开展近零能耗建筑、近零碳排放、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重大项目示范。

据王俊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国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迈向零能耗建筑的技术路径和阶段性指标要求,由中国建研院牵头完成国际上本领域首部国家标准《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推出了以目标为导向的节能设计评价工具;研发了外墙、门窗、新风一体机等核心产品;完成了示范建筑80万平方米,研究成果规模化应用1000万平方米,带动100亿元增量产业规模。

建筑科学研究2021发布.jpg

《建筑科学研究2021》发布仪式

为了进一步给我国建筑行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支撑,本届大会上还发布了《建筑科学研究2021》,该书依托中国建研院专业领域齐全的综合优势以及建筑行业科研和标准的引领优势,对行业未来发展的部分热点领域进行系统剖析,总结技术现状,展望发展趋势,提出政策建议。全书分为七篇,包括城市更新篇、韧性城市篇、美丽乡村篇、绿色发展篇、数字化转型篇、新型建筑工业化篇和行业改革篇。

建筑能效云.jpg

建筑能效云解决方案发布仪式

低碳能源时代,沿着建筑领域碳达峰和碳中和实现路径,对建筑高效运维提出了新要求。新兴节能服务正加速向数字化、智慧化转型。会上中国建研院与华为共同发布了“建筑能效云解决方案”,通过云服务模式,实现多园区设施的统一运营;融合专家经验和AI算法实现故障自动诊断与智能调优,达成设施高效运营和节能减碳目标。据悉该方案在北京万国城MOMA试点项目已初现成果,运维效率可综合提升30%,综合能耗下降15%以上。


房采中国文末二维码.jpg

编辑:于帅卿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中国建筑科学大会,中国建研院,天津会展
0
0
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18-2020 CREBZFB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1690号-1

京公安备:110105020392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5767558

中国房地产报

房地产行业门户

打开APP
Close modal

TOP